铁道运输与经济

专栏·加快铁路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 铁路冷链联运集散中心作业流程优化设计

    张光远;李亚凌;刘昱希;张贺;鲁工圆;

    针对铁路冷链联运集散中心在传统调度算法下存在的资源分配不合理、设备空载率高、路径冲突等典型问题,提出基于优化调度算法而设计的作业流程优化方案。通过分析传统调度算法下铁路冷链联运集散中心的核心作业流程,设计融合动-静态优先级评估、资源预分配机制以及最短路径规划的新型作业流程方案,依托仿真平台构建涵盖列车、集装箱、托盘等8类智能体的作业流程协同仿真模型,选择货物处理能力、损耗率等指标开展对比分析实验。实验表明:优化调度算法下的作业流程方案使得托盘和冷藏集装箱处理效率分别提升40.2%和23.7%,货物损耗率降低2.6个百分点,验证了该算法在规范作业流程、提升资源利用率方面的有效性,为铁路冷链联运集散中心的实际运营提供了有效建议。

    2025年09期 v.47;No.551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9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考虑班次差异影响下的东南亚中欧班列路径优化

    张旭;王春苗;

    中老泰国际货物列车的开行,不断完善中欧班列运输物流体系,为东南亚货物运输提供了新思路。为探索运输班次在路径优化问题中的重要性,从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角度开展研究,考虑实际运输过程中中欧班列类型的差异性,以运输班次为切入点分析不同班次的选择对于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的影响,并基于运输班次建立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价值双目标函数,利用NSGA-II算法求解帕累托解集,对15条运输线路的分析发现,货物运输所经节点一致但班次选择不同时,其所产生的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存在明显差异。此外,考虑到货物运输对于运输费用和运输时间具有不同的偏好,设置不同的权重系数来分析最优线路选择,为联运经营人选择最优运输方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2025年09期 v.47;No.551 1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9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铁路货运单价协商机制下的承运盈余预测与定价演化优化

    胡彪杰;杨文冠;谢大锋;安腾;霍鹏敏;

    在铁路货运承运模式下,各运输企业之间可以根据经营状况进行单价协商。然而,目前缺乏有效工具用于模拟和评估运输科目单价调整对企业盈余的影响,更缺乏有效的算法推算最优的单价策略。为解决这一现状,提出基于数据流的铁路货运承运盈余预测方法和基于演化计算的定价策略优化。基于数据流程梳理预测过程,通过模拟铁路运输企业2种单价调整方案的分析,证明数据处理成果的有效性。考虑到运输企业各异的业务结构,基于预测方法提出通用的演化计算方法优化单价策略。经过验证,演化计算方法可以有效、快速得到单价策略的较优解,满足业务需求,辅助运输企业经营调整决策,提高运输企业竞争力,实现全路整体效益提升。

    2025年09期 v.47;No.551 25-3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发展策略研究

    张梦琪;

    海铁联运是我国运输结构调整重点方向,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发展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从运量、基础设施、运营管理等方面分析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利用GIS网络分析法与改进Logit模型结合方法,分析其海铁联运优势腹地主要包括浙江省全省、安徽省南部、江西省北部、湖北省东北部、河南省南部等区域,在现有补贴条件下,优势腹地集装箱海铁联运目标比例约10.5%,其中省内、外这一目标比例分别为9.9%与23.3%,进一步对设施点线能力进行分析,从基础设施构建、技术装备创新、运营管理优化、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海铁联运发展策略。

    2025年09期 v.47;No.551 3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5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专栏·综述

  •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清分理论与实践发展综述

    朱炜;田一含;张炜晗;

    “清分”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中重要且具有特色的工作,清分结果是票款清分清算、网络客流分析、运营计划编制、网络运营协调以及运营风险控制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前提和依据。为全面系统地分析总结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清分发展概况,在梳理清分出现的历史背景与清分问题的缘起及深化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2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清分国内外发展脉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回顾、总结与评述;结合未来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精细化的运营管理要求、多源化的运营数据资源以及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的趋势,对清分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做出分析与展望,为新时期多网融合条件下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理论的构建及完善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v.47;No.551 4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5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运输组织

  • 区间封锁条件下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调整优化技术研究

    李崇;陈亚茹;洪鑫;张红斌;董好峪;黄维;

    我国高速铁路具有动车组数量多、列车运行距离长、速度快、追踪间隔时间短等特点,突发干扰情况下,极易造成列车晚点加速传播,对干扰条件下列车运行的快速调整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针对突发状况导致的区间封锁情况,以所有列车初始晚点和终到晚点时间之和最小为目标,考虑列车区间运行时间、停站时间、列车间安全间隔时间、干扰影响列车发车时间及车站到发线数量等约束,建立区间封锁条件下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调整混合整数规划模型。针对问题特点设计分阶段求解算法,共分3个阶段对模型求解。最后,以京广高速铁路为例,设置不同场景对比算法求解效率。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加快求解速度,满足突发情况下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调整的时效性要求,并为后续铁路调度部门建立科学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提供辅助决策支撑功能。

    2025年09期 v.47;No.551 5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列车分解情形下重载铁路回空列车运行调整研究

    路贞贞;

    我国煤炭产业不断发展,已然形成产运销一体化运营模式。但此模式下,运量波动导致列车流量急剧增减,进而导致列车运行调整问题变得十分复杂。针对空车回送的产—运过程中既定到达站空车积压、装车站临时装车需求等突发情形提出重载回空列车分解调整措施。分析列车分解类型和作业流程,研究列车分解对行车造成的影响,建立以装车等待时间最短为第一阶段目标函数,以列车总晚点时间和晚点列车数量最小为第二阶段目标函数的列车分解模型,并采用面向对象的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回凤—神池南区段空车回送过程为例,求解并分析计算结果,发现提出的措施可以更好地满足途中站装车需求,加快车辆周转,提高运输能力,为列车分解情形下重载铁路回空列车运行调整研究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v.47;No.551 6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8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200 km/h客货共线铁路列车结构与天窗设置策略研究

    皮雪清;赵军;郑可;郑平标;

    列车结构与天窗是为实现铁路列车开行计划和设施设备维修计划而采取的技术策略,是200 km/h客货共线铁路制定运输组织方案的基础,对铁路行车安全、运输效率与运输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引入列车种类与速密重、行车组织模式、列车追踪模式要素描述列车结构的特征,引入天窗类型、天窗时长和天窗时段要素刻画天窗的特征,系统梳理我国已投入运营典型200 km/h客货共线铁路(昌福线、青盐线、沪蓉线凉成段、兰渝线、达成线)和兰新客运专线的列车结构与天窗设置现状并提取特征。受典型案例的启发,结合200 km/h客货共线铁路特点与发展趋势,提出6种列车结构策略和5种天窗策略;综合考虑列车结构与天窗相互作用,提出8种列车结构与天窗协同设置策略,分析各策略的特点和适用条件,为新建或改造200 km/h客货共线铁路的列车结构与天窗设置策略决策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v.47;No.551 7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6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250 km/h动车组列车和160 km/h低速列车混跑模式下扣除系数研究

    方华;戴随喜;

    目前,高速、城际铁路主要采用开行单一速度动车组列车或采用动车组列车、低速列车混跑的运营模式,现行规范对于混跑模式下扣除系数的取值并无明确规定。结合运行图铺画,通过分析计算动车组列车、低速列车在不同的行车量、站间距离、行车间隔情况下扣除系数的参考值,建立一套高速动车组列车和低速列车扣除系数能力计算的理论体系,为高速、城际铁路项目的能力设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研究表明:通过计算及运行图铺画验证,低速列车上高速、城际铁路运行时,不同占比的动车组列车在不同的行车间隔下平均扣除系数取值范围为1.21~2.70;不同站间距离和行车间隔下低速列车对动车组列车的扣除系数取值范围为4.98~11.60;通过对兰新高速铁路进行运行图铺画实例验证,低速列车上高速、城际铁路运行时,采用推荐的扣除系数理论分析计算的通过能力与实际铺画运行图的列车对数结果相近。该研究结果界定了不同速度等级动车组列车在高速、城际铁路共线运行时,高速、城际铁路的通过能力和可开行动车组列车对数,可为共线运行模式下动车组列车和低速列车的扣除系数取值提供指导,对高速、城际铁路分流部分低速度等级线路客流、挖掘通道内低速铁路运输潜力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2025年09期 v.47;No.551 8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行车和调车作业兼备的铁路客运站到发线运用计划编制研究

    伍强;刘思序;胡睿华;张英贵;

    到发线运用是铁路客运站作业组织的核心,其计划编制的优劣直接影响车站作业组织的效率;在铁路客运站作业中,行车和调车作业并存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编制行车和调车作业兼备的铁路客运站到发线运用计划尤为重要。统筹考虑到发线与咽喉占用、客车车底取送、单机走行换挂等约束,以最大化到发线运用的均衡性为优化目标,构建行调作业兼备的铁路客运站到发线运用计划编制模型,并设计基于拉格朗日松弛算法的求解方法。最后,以某枢纽型客运站某时段作业列车为背景,验证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计算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与算法可兼顾车站行车和调车作业,编制出均衡性和稳健性较好的到发线运用计划,能够为铁路客运站到发线运用提供决策参考。

    2025年09期 v.47;No.551 99-105+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城市轨道交通

  • 考虑分区域的轨道交通自动驾驶线路多职能队员任务分配模型研究

    余林军;潘寒川;刘志钢;陈官文;宋婧姝;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排班模式已难以满足轨道交通自动驾驶线路的高效运维需求。聚焦多职能队员在全自动驾驶线路中的任务分配问题,提出一种区域化的乘务组织策略。通过将线路划分为若干区域,使多职能队员在熟悉环境中灵活执行列车监护与站台巡视任务,从而降低疲劳积累。基于疲劳强度最小化目标,构建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设计列生成算法实现任务路径动态生成与选择。以上海地铁14号线为例,实验表明,该方法在确保任务完成率100%的前提下,将多职能队员的总疲劳强度降低了19.9%。同时,个体疲劳强度差异符合统计学正态分布,验证了方法在均衡性与稳定性上的优势。研究成果可为未来“四网融合”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智能乘务排班提供参考依据。

    2025年09期 v.47;No.551 106-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多序列时空特征融合网络的轨道交通高峰客流预测研究

    赵荷花;孙希忠;杨春霞;尹星;郭小龙;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高峰期站点客流预测问题,通过提出一种结合季节性趋势分解算法(STL)、图卷积神经网络(GCN)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的多序列时空特征融合网络模型(STL-MGCN-GRU模型),充分挖掘进站客流时间序列、站点邻接特征、站点距离特征以及时间标签数据的复杂的时空关联性,实现城市轨道交通高峰期站点客流精准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STL-MGCN-GRU模型在不同输入和预测步长组合的预测任务中均表现出卓越且稳定的性能,展现出强大的先进性、鲁棒性和适用性。与基线模型相比,该模型在高峰期客流预测和全日客流预测中均取得了最佳预测结果,特别是在高峰期预测任务中,STL-MGCN-GRU模型在所有子任务中始终保持最优性能,且在三步预测子任务的误差指标上领先第二名超过5%。该研究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提供了新的客流预测方法,为实现精细化运营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2025年09期 v.47;No.551 11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7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双层规划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期票价制定方法研究

    康拥政;陈曦;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居民主要的出行方式之一,其票价合理性直接影响着人们是否选择这种交通方式。为了探索制定轨道交通运营中期的合理定价策略,建立旨在实现居民出行效用最大化和运营成本最小化的双层规划定价模型。通过分析国内外定价方面研究现状,总结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现有票制和票价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构建居民出行效用函数,对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建立双层规划模型。基于实际工程案例进行求解验证,发现轨道交通运营的经济效益随票价的增长而增大,但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又会随之下降,得到能够使出行者和轨道交通运营企业都能接受的票价方案,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价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有助于优化轨道交通的票价策略,提升其服务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2025年09期 v.47;No.551 127-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9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考虑虚拟灵活编组的城轨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

    赵杰;李晓刚;刘永壮;高元良;

    为了提高城轨车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研究考虑虚拟灵活编组的城轨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首先根据运营条件和列车运行特征构建了固定编组模式下的列车运行图编制模型。为了实现虚拟灵活编组条件下的运行图编制,本研究定义了二元变量序列来表征相邻列车编组和解编的状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虚拟灵活编组条件下的到发间隔约束并以列车发车间隔均匀为目标构建模型目标函数。接着,将模型中的部分非线性约束转化为线性形式,利用商业软件CPLEX求解器求解模型。最后,以北京地铁19号线的实际运营数据设计算例并进行仿真,验证了列车运行图编制模型能够实现虚拟灵活编组条件下的列车运行图自动编制,为今后虚拟编组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v.47;No.551 135-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信息化与智能化

  • 基于多层网络分割算法的高速铁路检测区域均衡化划分方法研究

    吴天琪;刘晓亮;鲍晶晶;王睿;刘晓溪;郭磊;

    高速综合检测列车是保证高速铁路安全高效运营的重要手段,其检测效率与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尤为关键。为提升检测效率,降低检测人员工作强度,提出一种基于权重映射的多层网络分割算法,以实现高速铁路网络的均衡划分。为解决多层网络分割算法破坏网络连通拓扑的问题,在既有的多层网络分割算法中引入权重映射策略,通过概化、分割、细化3个阶段将高速铁路网络图划分为均等分区。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将全国高速铁路网络完整均衡分割为若干检测分区,各区域里程差异控制在10%以内,显著降低检测人员工作强度与车底维护成本。相比于传统算法,本方法在保障网络拓扑连通性的同时,解决大规模路网分割效率低、边界割裂线路等问题,为动态检测计划的智能编制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v.47;No.551 146-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经济研究

  • 铁路软件研发项目费用初步评估模型与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张烁;吕彦昕;张泽锡;秦秋莉;李杰;刁逢湜;

    为了提升铁路信息化管理水平,响应全面预算管理和节支降耗的要求,铁路行业领域迫切需要一个更准确、科学、合理的铁路软件研发项目费用初步评估方法。通过挖掘铁路软件的特征,对比分析常用软件研发成本估算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在铁路软件评估方面的适用性,选定以功能点法为基础的国家标准度量规范中的估算流程为核心评估逻辑,研究规模校准、成本估算2部分的关键影响因素,构建规模校准调整因子以及成本估算调整因子指标体系并结合行业基准数据进行指标量化测算,从而得到一个适用于铁路软件研发项目初评的全新评估模型。本研究对于优化铁路信息化立项项目的成本绩效、提高铁路信息化项目经费初步评估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确保资金预算与业务发展相匹配具有一定的探索价值和实践意义。

    2025年09期 v.47;No.551 154-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1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分类建设背景下地方主导高速铁路运营补贴机制研究

    肖楠;罗维嘉;张雪君;闫翔;

    为推动高速铁路合资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分类建设背景下地方主导高速铁路运营补贴机制的优化路径。在分析铁路运营补贴政策现状以及杭绍台铁路、成绵乐铁路等典型铁路项目运营补贴机制实践的基础上,探究如何建立完善高速铁路运营补贴机制。研究聚焦高速铁路运营期,提出地方高速铁路运营补贴机制的优化路径,即从单一财政依赖逐步向多元收益补偿转变。运营初期以政府“输血”为主,建立完善铁路运营补贴机制;后期政企共同施策,高速铁路合资公司主动作为,通过增收节支提高经营效益,政府方面通过多元化资源和政策注入,助推高速铁路合资公司提升自身“造血”功能。研究可为地方政府设计高速铁路可持续补贴政策提供参考,对于推动地方主导高速铁路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025年09期 v.47;No.551 163-170+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经营管理

  • 基于DEMATEL的重大铁路工程韧性建设管理模式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解亚龙;谷佳畅;聂现会;黄成峰;刘红良;师圆圆;

    重大铁路工程项目具有工程体量大、技术难度大、施工周期长、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其建设管理面临诸多风险,受到诸多影响因素制约。为提高重大铁路工程应对风险的韧性能力,结合扎根理论,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维度挖掘出27个重大铁路工程韧性建设管理模式影响因素,并运用决策试验与评价试验法(DEMATEL)评估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以甄别关键影响因素。以某重大铁路工程项目为分析对象,得到其韧性建设管理模式关键影响因素为作业环境艰险、工程地质复杂、政府决策、技术水平、环保目标、科技创新。应根据关键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管理策略,提高重大铁路工程韧性建设管理水平,增强重大铁路工程系统韧性。研究成果可为重大铁路工程韧性建设管理提供思路。

    2025年09期 v.47;No.551 171-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铁路货物运输市场运行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杨晓明;梁泽鹏;张文豪;陈禾;薛锋;户佐安;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铁路运输领域面临日益增加发展要求,为对铁路货物运输市场运行状况进行合理评估,通过分析相关政策文件、期刊文献等方式,构建铁路货物运输市场运行评估初始指标体系,采用文本相似度和专家打分法的方法,从主客观相统一的角度对铁路货物运输市场运行评估指标进行筛选,构建铁路货物运输市场运行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熵权-灰色关联度融合法对构建的评估指标体系进行重要度分析,确定各级指标的重要度,确保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结果显示,“市场运行”是权重最高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运输价格”和“设施评估”项下三级指标之间的差距较大,三级指标中“运输事故率”的权重最大,为铁路货物运输市场运行评估提供理论参考。

    2025年09期 v.47;No.551 181-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运输安全

  • 基于算法融合的地铁运营致灾源传导网络构建与应用

    胡莹莹;丁小兵;齐杰仪;王志诚;

    为探讨地铁运营事故风险链式传导机理,精准化断链防控,建立算法融合的地铁运营致灾源传导网络模型。首先,通过TF-IDF算法进行文本挖掘,结合累积分布曲线拐点法标定判断阈值,确定运营致灾源;其次,通过R语言可视化确定Apriori算法的最优阈值,挖掘致灾源间强关联规则,进而构建以致灾源为节点、强关联规则为有向边的传导网络;再次,采用贝叶斯网络推估致灾源二元组间传导概率,从人员伤亡、列车延误和设施损坏维度量化致灾度,构建以致灾频率与灾害度二者函数表征为权重的有向赋权致灾源传导网络。最后,以调度日志数据实证分析表明:构建的网络模型综合评价指标F_i达90.1%,具有较高适用性,可准确挖掘致灾源间传导关系,揭示风险演化路径,关键节点断链防控,可降低5.52%系统灾害度,实现15.12万元年度风险效益。为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型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2025年09期 v.47;No.551 191-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